千千听书 > 重生耽美 > 暗黑大宋 > 第737章 最暗黑(下)
万贯。

这样相比较就吓人了。

但没有完,王巨继续说道:“并且诸海商们为了繁荣彼岸经济,才开始时对彼岸各个行业实行了免税一到三年的政策,现在彼岸内部的各个行业,有八成以上还没有正式征税。因此未来三年时间内,彼岸的商税可能翻上一番。”

蔡确关心地问:“税率几何?”

“他们搬抄我朝税率的,并无二样。区别之处,则是真正的齐商税。所以若不是彼岸土著人的威胁,还有一些水土不服。可以说彼岸的百姓,与我朝普通百姓相比,他们是生活在天堂里。”

这就是彼岸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。

与宋朝相比,整个地球上的国家都只能算是蛮夷。不开化的国度。

因此无论怎么去做,都没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对照。

但现在就有了。

这就是最好的反驳。

不过这次反驳,只是暂时的压制,就连京城各市坊,都开始有些风言风语。

韩韫感慨地说:“这就是舆论啊。”

“不仅是舆论,还是大家的认知。”

所以王巨在横渠配合张载修著完善了关学。

这个认知真的很重要。就象古代对商殃的评价,褒的一面很少很少,多是贬的一面。为何,司马迁是也。

太祖看了十七遍资治通鉴,于是多次无尝援助友邦。

有人说我也看过了,但你有那能力耐心才情深入地看进去了吗?恐怕连那大段的臣光曰都不会去看吧。

看了那么多遍,又看进去了,那么会多少受它的影响,包括司马光对权谋、历代兴亡的认知。

程氏儒学影响了朱熹,朱熹儒学影响了明清,因此产生了多大的变化?

同样,这种认知也影响着舆论。

不过知道了王巨计划,韩韫也没有担心。

继续着……

但这件事非是发生在京城,而是在密州。

王巨一直担心着汉人留恋家园故土,也不能说不对,但也不完全对。如后来的打工潮,如果京城户口放开,相信一半人会选择迁离家园,去帝都生活。

之所以古代百姓不愿意迁徙,原因很简单,大多生活在封闭的环境里,因此不了解异地他乡的情况,那么对异地就会产生畏惧。所以唐初多次迁徙百姓到宽乡,百姓却不愿意配合。

然而武则天迁都洛阳后,许多关中百姓自发地去中原了,于是洛阳一带人烟迅速稠密起来。

现在也一样,随着邮驿司的设立,书信得以往来,甚至许多人还汇钱帛给故乡的亲人亲戚,张行观又刻意安排了许多百姓,亲自回来现身说法。

再加上赤贫百姓真的多啊。

连饭都吃不饱了,彼岸又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所在,还会留恋家园吗?

再加上官府不再阻拦了,又是夏麦还未熟,闹春荒的时季,因此大量百姓开始涌向几大港口。

但与前两次不同,第一次大规模迁徙乃是前所未有的旱灾,第二次是官府主持,这次无灾又无官府主持,因此一些欠下高利贷的百姓。也偷偷模模地连夜逃向几个港口。

于是事儿来了,百姓投奔你们,我们没权利反对,这是朝廷准许的。然而这些百姓还欠我们高利贷呢。得偿还给我们吧。

一些大户派来仆役,找人抓人。

开始时,几个管事没有干涉。然而这一抓,避免不了发生许多凄惨的事,甚至当场捆绑起来。打得死去活来。

这些管事现在生活变好了,可以前同样多是贫困人家出身,看不下去了,便悄悄对临时安置的百姓传话,你们那一个欠了主家的高利贷,立即上船,当然,在船上活动空间有限,甚至都不敢上甲板,而船又不会马上返航。这意味着得受好几个月的罪,可总比抓回去强吧。

这些百姓便上了船,一些主户要上船抓人。

在岸上我们没有权利过问,但凭什么你们登我们的船搜捕抓人。而且那一艘船上没有武装护卫?

南方还好一点,特别是密州港,而且这里属于北方,宋朝的核心区域,于是这些人家便找到密州知州周浔。

周浔是旧党一方的,但他同样没有办法,万一这些海客不配合呢。那么这个强行派衙役上去抓人,不但可能会闹出事,甚至破坏朝廷的协议,走私又开始了。黄金也没有了,这个责任就大了。所以面对这群“大爷”,他也无辄。

就在他束手无策之时,得到了一个机会。

海客们藏人,有一些逃犯同样看到了机会,便对管事们。我们也欠了高利贷。那就上船吧。

这是窝藏罪犯了,周浔立即上书朝廷。

其实王巨同样再三强调过迁徙百姓的作用。

这个迁徙与后来天朝不同,多是贪官富人移民,他们走了无所谓,但他们将从国内搜刮来的大量资金也带走了,所以全国上下都感到痛恨。

然而现在这种迁徙,赤贫百姓几乎达到了九成以上。

所以王巨说它能多少缓解宋朝人口迅速增涨的压力,逼迫主户不得再虐待佃农,缓解社会的压力,穷了往往就会胡来了,十个山匪最少有七个是穷得活不下去的,因此也维护国家的治安了。而且为了感谢,海客们也主动不走私了,并且捐助了这么多金子,几乎相当于宋朝给辽夏两国岁币的两倍半。

这是一举四得之举措。

但在这个当口上,周浔的上书,又再度引起了哗然大波。

王巨无辄,只好在常朝会上刻意说了这件事,是有可能


状态提示:第737章 最暗黑(下)--第3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